6.17日音讯,flash页面如何通过w3c标准。大家都知道,flash是不能被百度等搜索引挚所辨认,所以网页上也不太建议使用flash,但像一些对于外表设计要求较高、如大型企业集团、设计单位、装饰装修等等机构,他们对于形象则看重一些,这就不得不用一些flash才加以衬托和表现了,现在
邯郸网站建设首创网络小编来给大家说一下什么样的flash代码是符合w3c标准的,如何做的才是恰到好处。
1.embed是不太准确的用法
<embed>标签是Netscape的私有标签,虽然<embed>标签应用广泛存在,但是从HTML3.2,HTML4.0到XHTML1.0,W3C都没有收录这个标签。使用<embed>标签的页面将不能通过W3C校验。
2.应该用object
W3C推荐的是<object>标签。甚至在XHTML2中,<img>都要被<object>所取代。用<object>方法插入flash的代码是:
<objecttype="application/x-shockwave-flash"data="test.swf"width="200"height="100"><parmname="movie"value="test.swf/></object>
但是这个方法在IE5-IE6/Win上不能正确显示(不能连续播放,要下载完才能放),在低版本的可以正确显示。后来采用先调一个小flash文件再嵌入大flash文件的方法解决了连续播放的问题,但是在IE5以上版本有时依然出现不能显示flash的情况。
3.目前的临时办法
那么既要符合标准,又想在所有浏览器正确显示flash应该怎么做?macromedia网站是如何通过W3c校验的?
有设计师想到了用JavaScript来隐藏非法的<embed>标签,
<scripttype="text/javascript">if(navegiator.mimeTypes&&navigator.mimeTypes["application/x-shockwave-flash"]{document.write(''<embedsrc="test.swf"...
这是目前比较好的解决办法。你一定要插flash,就用js调用。这种方法可以欺骗W3C的校验程序,使页面通过校验。但仅仅是"欺骗",而不是真符合标准。
macromedia是怎么做的呢?看到这句代码:
<!--$RCSfile:FlashDetection2k.pm,v$$Revision:1.68$:yourbrowser''sacceptheaderindicatesyouhaveFlash6,0,65,0orbetter,soyou''reOKforthisFlash6movie,hereitcomes.-->
它采用了一个折中二选一的办法:
(1).首先javascript来判断你的浏览器版本和flashplayer的版本;
(2).根据版本的不同在后台动态的生成HTML代码。
简单说就是默认采用<object>方法,如果浏览器不能处理object的MIME类型“application/x-shockwave-flash”,它就插入子元素<embed>。说穿了,这和用js隐藏<embed>方法类似,也是一种“欺骗”的办法,但这是目前能够做到的最符合标准的,比较完美的做法了。
要想真正抛弃<embed>,只能等IE浏览器对<object>更好的支持才行,但并不是说我们现的标准就不符合,其实哪一种用哪一种也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,当然为了要标准靠近我们就不能根据自己意愿来行,善于运用、认真分析符合各浏览器的标准才行。